

电话:010-62796167
传真:010-62784655
E-mail:qcxbgs@tsinghua.edu.cn
郑新前,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国家基础加强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内燃机学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航空航天学会副会士,国际权威期刊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和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长期从事航空、车辆、船舶等领域的能源与动力研究,主持国家、GF、国际等各类项目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内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
2000.09-2006.0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996.09-2000.06, 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
2023-至今,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
2019-2023年,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长聘教授
2018-2019年,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航天航空学院,长聘教授
2017-2018年,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航天航空学院,长聘副教授
2010-2016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研究员
2008-201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
2006-2008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
长期从事航空、车辆、船舶等领域的能源与动力研究,先后主持各类项目70余项。主要研究包括: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氢能)动力,,高速智能蜂群动力,燃料电池涡轮增压,活塞发动机涡轮增压,新能源汽车综合热管理,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综合热管理,航空动力综合热管理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IHI、博马科技等国家、国际各类课题40余项。
先后讲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增压与增压技术》、《计算流体力学》、《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技术前沿》等课程,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培养博士生近30人、硕士生近10人,指导本科毕设及SRT近60人,培养指导的学生多人次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清华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清华大学优秀本科论文、北京市/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市/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等荣誉。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涡轮发动机专业委员会委员
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 副主编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uid Machinery and Systems副主编
Applied Sciences 客座主编
(1) 国家高层次人才
(2) 中国青年科技奖
(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5)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6)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副会士
(7) 中国内燃机学会突出贡献奖
(8)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
(9) 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
(10) 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11) 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12) 教育部霍英东基金
(13)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论文130余篇,授权国内国际发明专利50余项。学术成果在航空发动机、特种装备动力、涡轮增压等领域得到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