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职工
校友工作
您所在的位置:校友工作 > 校友风采
我为一汽大众奋斗的十六年(林敢为)


我从1967年初离开母校到一汽工作,2004年底离职退休,在一汽工作了三十八年。在这三十八年的职业生涯中最值得我回忆和自豪的是领导和参与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建设和发展。1988年10月,时任一汽总工程师的我受命担任一汽十五万辆轿车合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小组负责人。从此直到2004年底我退休的16年中,我先后担任过一汽轿车发展前期工作的负责人、一汽大众首任董事总经理、第二任董事长、董事代表,参加了一汽大众第1次至29次董事会,我为一汽大众的建设和发展尽心竭力,同时也亲眼目睹了一汽大众的成长。回首这段岁月感到无比的幸福与自豪!

一汽大众公司于1991年2月成立,1996年7月建成投产。建成投产前就已经开始生产捷达轿车,从1992年至2004年(我离职退休时)共生产各种轿车130万辆。1997年公司开始盈利,1997年至2004年共计盈利226.6亿元人民币。1998年公司开始向股东分红,从1998年至2004年股东共获分红63.9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股东初期投入16.8亿元人民币的3.8倍。一汽大众成为一汽集团效益最好的子公司,为一汽集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既贡献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又为一汽集团的体制改革提供了成熟的模式,同时也为一汽集团乃至全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事实充分证明一汽大众公司成就卓著,我也因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十五万辆轿车项目”获得了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下面我回顾一下在这一段时间内留有深刻记忆的几件事:

1  艰难、曲折的对外谈判

一汽大众十五万辆轿车合资项目的对外谈判主要是可行性研究和商务谈判。可行性研究从1988年11月开始到1990年2月国家批准历时16个月,商务谈判从1989年11月开始至1990年9月历时11个月,共进行了六轮谈判。谈判中双方解决了在建厂方案、总投资估算、组织机构、外汇借贷、国产化进度等方面的分歧,先后做了四个版本。其中最艰难的是CKD价格的确定,因为这关系到谈判双方的切身利益,由于CKD价格的分歧几乎使谈判破裂。最终,双方于1990年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资合同。当晚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举行了合资合同签约的庆典,当我在主席台上宣布庆典开始时,脑海中闪现出近三十个月来谈判过程中的困难和曲折,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欢乐与疲惫同在心头。今天,一汽大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我们当年的对外谈判是成功的。

2  获得高度评价的建设项目

一汽大众公司十五万辆轿车项目的建设工程是从1991年8月24日即国务院批复同意开工之日正式开始的,在这之前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94年8月1日,总装车间首先建成投产。1995年底,冲压、焊装、涂装车间相继建成,标志着十五万辆轿车工程基本建成。1996年4月30日和7月10日,传动器和发动机这两个关键车间相继建成投产,历时近五年的十五万辆轿车项目建设工程终于全面完成。这个轿车项目的建设是一汽自1953年建厂以来的第二个大规模建设工程,而且又是一个当时我们还十分陌生的轿车工程建设,没有经验,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但是,建设一个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符合经济规模的现代化轿车工厂是一汽人多年的梦想,为了圆好这个梦,也为了顺利完成国家交给一汽的历史性任务,一汽在思想上、组织上作了认真的准备,提出了两个全心全意的指导思想,即:“一汽全心全意支持一汽大众,一汽大众全心全意依靠一汽”,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一汽尽最大努力投入了项目建设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一汽大众公司十五万辆轿车工程项目的建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1993年7月15日,李岚清副总理和王光英副委员长在一汽大众公司门前为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建设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亲笔题词的纪念碑揭幕。1994年4月5日,邹家华副总理参加了十五万辆轿车工程决战誓师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吉林省将十五万辆轿车工程列为省一号工程予以重点支持,成立了由省市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定期到一汽大众公司现场办公,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997年8月19日,一汽大众十五万辆轿车工程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验收。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国家验收大会上说,“在十五万辆轿车工程建设中,一汽和一汽大众又向党和国家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又一次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为我国有一汽这样的企业而感到骄傲”。我对邹家华副总理的这一番话感到特别欣慰。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在验收大会上总结了一汽大众的建设是实现了“边建设、边生产、边国产化、边自主开发”的四边方针。

3  困难重重的外汇借贷

为了落实建设资金,合资公司需向银行借贷外汇资金5.5亿德国马克,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1989年“六.四”事件后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封锁、制裁)。一汽大众公司成立以后为落实外汇借贷和中国银行进行了多次会谈,中国银行表示如果要中国银行全额担保则不如由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来组织银团贷款,中国政府同意了中国银行的意见。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93年6月8日由中国银行海外全资机构---中国建设财务有限(香港)公司和德国商业银行牵头的国际银团向一汽大众公司提供4.2亿美元贷款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计委副主任甘子玉、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出席了签字仪式,场面宏大,我代表一汽大众公司在协议上签了字。这是当时我国利用的最大一笔国际银团商业贷款。银团由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韩国、荷兰、瑞士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6个金融机构组成。中国银行为此次贷款全额担保,一汽集团公司反担保,中国建设财务有限(香港)公司为银团代理行。这笔贷款的适时到位,为一汽大众公司建设项目的按时建成投产提供了保障。当时,中国银行信贷部的总经理对我说,如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则一汽大众公司将属于中国银行所有,这真是一份卖身契。后来,一汽大众不仅没有卖给中国银行,还提前还清了全部贷款。

4  学习加创新,建立自己的管理体制

一汽大众组织机构中有一个管理服务部,其职能是建立公司的管理体制,直属总经理领导。从公司一成立,我就下大力气为公司建章建制,重点是学习德国大众公司的管理体制,但同时也吸收了一汽的好传统、好做法,真可谓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画。

新的管理体制有以下主要内容:集体负责、分工执行的经营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精炼、扁平的组织机构设计;以经营计划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制;以奥迪特检查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制;以QQMK为核心的班组管理体制;以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为核心的人事管理体系;以核定岗位编制、岗位职责为核心的劳动工资制度;以德国SAP公司的R3软件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体系;先进、高效的管理体制为一汽大众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在斗争中求团结,创造中、德双方良好的工作氛围

合资企业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经营的企业。难就难在如何统一合资双方的意见,拧成一股绳去争取企业的最大成功。有一位记者曾说过:“合资企业中方总经理不是人干的活”,在我当一汽大众总经理的时期,全国有三大合资轿车公司: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东风神龙,其中一家的总经理跳楼自杀、另一家的总经理神秘失踪,只有我活得比较正常。1996年初,当我担任一汽大众首任总经理任职期满并延长一年后,返回一汽集团担任副总经理和党委常委,但仍是一汽大众的董事、继续代表股东方负责一汽大众的工作,1998年底我又接替耿昭杰总经理担任一汽大众的董事长。我对“合资企业的中方总经理不是人干的活”这句话有些不同的看法,在一汽大众担任首任总经理的五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愉快的五年,也是进步最快、收获最大的五年。在这五年中我丝毫没有受制于外方、被外方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而是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工作。在这五年中我向外方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外方人员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好素质,我的英语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不是说我们和外方没有斗争,应该说在公司初建的磨合期双方的斗争是很激烈的,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董事会上常常吵得不可开交。我认为以斗争求团结有双重意思,一层意思是不能为了团结共事而一味迁就外方、损害中方利益;另一层意思是斗争不是指无理取闹、以势压人,而是以理服人、以智取人、以长抑短,取得对方的尊敬和信任。自己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为一汽大众赢得了一个中外合作的良好氛围。

一汽大众现在已经开始腾飞了,2008年获全国轿车产销量的冠军,2009年的产销量将超过65万辆,利润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正在制订实现产销百万辆的宏伟蓝图。看到一汽大众的腾飞,自己感到无比喜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非常高兴,我已经做到了。

值此系庆30周年之际,我要对我的母校、我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正是由于您们的培育和教导,才使我有可能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自已的一份贡献!

(林敢为,汽车拖拉机专业1962届毕业生,曾留校读研究生,1967年初到一汽工作,曾任一汽总工程师、一汽大众公司总经理、一汽集团副总经理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