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职工
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战略发展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0年11月28日,湛空如洗,冬日晖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于西郊宾馆召开战略研讨会,借学院成立一周年、汽车工程系建系40周年之际,广邀来自政府、企业及高校的行业校友,同聚一堂,共商学院发展大计。

image.png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战略与发展研讨会现场

    出席本次活动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院长李骏,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清华大学原汽车工程系退休教师陆际清,清华汽车行业校友会理事长、中汽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董扬,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绍烛,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原首席工程师陈赣,重庆理工大学原校长石晓辉,以及来自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内的嘉宾和校友共30余人。会议由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主持。

李建秋对出席活动的各位嘉宾和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提到,汽车的“新四化”为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汽车工程系升格为车辆与运载学院后,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均得到了极大拓展,在新的历史机遇口,研究学院未来布局至关重要,因此诚挚邀请校友为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形成切中肯絮的建议。

image.png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主持会议

研讨会的上半场为特邀嘉宾主题报告,就学院“十四五”科研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新能源汽车与能源革命、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方向发展趋势、汽车产业变革与人才需求等议题做了汇报和展望。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强从发展思路及理念、发展现状、学科方向与学科团队的新思考、“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建设思路及实施方案入手,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十四五”科研规划。

image.png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强发言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王志着重从形势与挑战、目标与路径、探索和思考等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学院未来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战略布局与具体措施。

image.png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王志发言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院士从新能源动力系统的“三大革命”出发,谈到了“动力电动化”、“能源低碳化”、“系统智能化”等科技变革,深入解析了学科未来的发展机遇,并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具体实践和代表性成果。欧阳院士表示,2020年至2035年将是交通电动化革命、能源低碳化革命和系统智能化革命突飞猛进、协同发展的新时代,新能源动力系统必将因此迎来全新的历史机遇。

image.png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院士发言

    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院长李骏院士详细讲解了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方向下的重大课题,涉及技术路线、研究方向、单车智能挑战、自动驾驶理念革新、智能网联汽车的“4S”融合系统工程与未来汽车科技创新的新格局等。李院士强调,下一代的汽车将具备“更安全、更绿色、更互联、更智能、更美丽、更人性”等特征,必将依托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能源结构、交通形态、市场需求、科技变革等因素的快速革新而呈现出崭新面貌。

image.png

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院长李骏院士发言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从产业变革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面向国际的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战略的新趋势。他指出,而今产业发展对具备高战略眼光、广视野格局、科学思维方式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落实到人才培养战略,学院要培养拥有技术能力的新型人才,不但在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上有所建树,更要在拓展技术能力上独当一面,以应对“产业+”的新发展格局。

image.png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发言

随后研讨会进入下半场的自由讨论环节,与会的校友们围绕“汽车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使命”进行了精彩发言。

李绍烛学长着重谈到了目前车辆工程学科中的技术发展方向、经济社会的生态变革与产业的动态发展,他寄望车辆学院能够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量政治坚定、事业自信、作风民主、廉洁自律的新型人才。

image.png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978级校友李绍烛发言

董扬学长充分肯定了学院高速发展的新态势并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具备“猎枪”意识,鼓励学生开拓事业,勇于创新;其次是充分发挥高校的责任感,浸润到行业中去,大力在行业中展开前沿推广和技术培训,从根本上上提升中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第三则要扩展学科,积极提升车辆工程学科在工科专业学习中的“曝光度”,为学科建设和吸引人才打造良好的平台。

image.png

清华大学汽车行业校友会理事长、1977级校友董扬发言

    陈赣学长鼓励后学要具备敢于颠覆行业的创新精神,志存高远,从“跟随”到“创造”,助力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

image.png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原首席工程师、1977级校友陈赣发言

    石晓辉学长从“清华底蕴”的人文精神入手,充分肯定了母校学子近年来在就业选择中展现的社会责任感,并呼吁学院能够加大协同创新的力度,带动地方高校和地方产业创新中心发展。

image.png

重庆理工大学原校长、1980级校友石晓辉发言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院士着重介绍了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团队在自动驾驶研究中的科研规划。AIR志在推动人工智能、类脑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智慧交通、智慧物联、智慧医疗三大产业的融合,引领技术变革、加速社会进步。

image.png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院士发言

    “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清华大学-滴滴出行未来出行联合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张博也作为特别邀请嘉宾来到研讨会现场,从交通工具本身的变革和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部署出发,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滴滴出行”的创业历程和产业布局。

image.png

“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发言

    郭谦学长表达了再回母校的感动,寄语学院将高水平实践与新技术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落到实处,鼓励后学充分挖掘创新潜力、多多涌现行业发展的“引路人”。

image.png

观致汽车创始人、董事长,1982级学长郭谦发言

宣奇武学长结合自身的外企工作经历,介绍了阿尔特公司最新业务进展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image.png

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1982级校友宣奇武发言

    陆群学长呼吁,学院要在科研与教学中找到适应新形势的平衡点,在未来以智慧出行为导向的前沿方向中找准定位,着力攻关。

image.png

长城华冠/前途汽车创始人、董事长,1985级校友陆群发言

吴卫学长他鼓励学院要大力培养能够在严峻竞争态势中逆流而上的行业引领者,建议围绕产业发展将学科边界进一步延伸扩展、建立更为完备的智库与科学的汽车“话语体系”,呼吁共建国家级的平台公司,以期为行业整体性的运行、数据的管理和基础设施的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image.png

发改委产业发改司机械处处长,1985级校友吴卫发言

    会议当天还举行了《清华人汽车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成立一周年暨汽车工程系建系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首发仪式。此书为讲好“清华汽车人”的故事而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清华大学汽车系的历史沿革,为在校学子、产业界和科教界同仁提供了了解院系历史、领悟清华精神和展望行业未来的载体。车辆学院院长李建秋主持首发仪式,代表学院和校友向以陆际清老师为首的编写组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为与会嘉宾赠予文集。

image.png

李建秋为与会嘉宾赠予《清华人汽车人——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成立一周年暨汽车工程系建系四十周年纪念文集》

    研讨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在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大势中,学院的战略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将始终以国家和产业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凝心聚力,砥砺奋发,继续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动世界汽车工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清冬皓然而紫荆莘莘,以梦为马,车辆与运载学院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