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10-62796167
传真:010-62784655
E-mail:qcxbgs@tsinghua.edu.cn
5月31日上午,北京奔驰赠车仪式暨“新能源汽车技术”高研班开学典礼在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广场举行。北京奔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铭博(Arno van der Merwe)、党委书记兼高级执行副总裁陈巍、培训中心总经理孟继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处处长邓丽曼、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杨殿阁、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李希浩、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共同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李显君主持。
杨殿阁代表学院致欢迎辞。首先他对北京奔驰赠送两辆试装车支持我院办学表示感谢。人才培养是我院的根本任务,奔驰现代化的设备有利于学生研究汽车构造、性能,深入学习汽车理论,对丰富我院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他向大家介绍了学院成立的相关情况,包括前身汽车工程系的发展历程。目前我院的教学科研重点发生了转变:围绕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方向进行高新技术前沿基础研究,研究对象从传统汽车转变到移动出行,与奔驰有较高的契合度。
杨殿阁特别强调,社会服务是清华大学的重要使命,其中利用科技服务为社会提供服务是我院社会服务的核心,我们与奔驰成立的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在自动驾驶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获得了中德两国政府的关注。为汽车企业提供高端培训是我院社会服务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为汽车行业高级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包括前五大汽车集团,以及丰田、大众、通用、本田等在华合资企业或机构,其中与上汽集团进行了23年持续不断的合作,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此次北京奔驰委托我院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白领进行相关知识和技术发展前沿培训,对了解汽车电动化趋势及发展奔驰公司新能源汽车十分重要。
杨殿阁致辞
学员代表杨明瑜分享了毕业以来的工作经历,作为北京奔驰新能源汽车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非常珍惜这难能可贵的学习充电机会。学员们会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以一种“空杯”心态,迭代自身的学习体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实现学习效果最大化。
学员代表杨明瑜发言
陈巍表示北京奔驰高度重视与清华大学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合作。2013年北京奔驰和清华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2018年5月和清华大学合作举办汽车制造业创新高技术人才研修班。希望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方面的项目,树立人才培养合作的典范。
陈巍致辞
方铭博和大家分享了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故事:卡尔·本茨和戴姆勒二人坚信思想与机器的力量能够驱动整个人类社会,并且超越人类极限,创造了一个永恒的标志—梅赛德斯—奔驰。北京奔驰自2005年在中国扎根,十四年间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梅赛德斯生产基地,同时成为全球第一个同时拥有梅赛德斯后驱车平台(MRA),梅赛德斯前驱车平台(MFA)和电动车平台(EVA)三种平台的戴姆勒工厂,切身参与并促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继续领跑整个汽车工业,梅赛德斯发布最新的未来战略:“雄心 2039”计划,明确提出对环境贡献的前瞻性声明,为客户提供碳中和的驾驶体验并且实现碳中和生产。北京奔驰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EQC即将在工厂开始序列化生产,意味着工厂正在向着数字化、柔性化和绿色环保的未来制造方向转型。北京奔驰和清华大学肩负科技创造美好共同的愿景,希望双方日后展开密切交流与合作,致力于造福中国社会,促进世界发展。
方铭博致辞
邓曼丽代表学院感谢北京奔驰党委、总部对清华大学的信任,将年轻骨干人员送到清华来参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修班。希望车辆学院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与北京奔驰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希望学员们学有所获。
邓丽曼致辞
接下来双方举行了赠车仪式。北京奔驰代表方铭博、陈巍,清华大学代表杨殿阁、邓丽曼共同上台,代表双方赠予和接受。
赠车仪式(从左往右依次为:陈巍、方博铭、杨殿阁、邓丽曼)
全体合影留念
仪式结束后,北京奔驰的学员参观了车辆学院的碰撞安全实验室、自主研发智能汽车、驾驶模拟实验室、电池安全实验室、氢能与燃料电池实验室。
学员参观氢能与燃料电池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