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教职工
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车辆与运载学院第242期学术沙龙——日本名古屋大学曾刚教授谈“车载嵌入式系统与自动驾驶技术”

20191121日,车辆学院第242期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301成功举办,此次请到的演讲嘉宾是日本名古屋大学曾刚教授,演讲题目为:“Automotive Embedded System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Technology”。                              

演讲过程中,曾刚教授从车载嵌入系统的特点与分类、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进程以及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出发,全面介绍了车载嵌入式系统与自动驾驶技术。

谈到车载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曾教授指出,嵌入式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特点首先是大量采用ECU,数目在几十个到上百个之间,车载嵌入式系统通过大量ECU的植入,提升在节能减排、主动与被动安全、舒适性、便利性、娱乐性、经济性以及轻量化方面的性能,大量ECU通过网络协调工作;第二个特点是实时性和高可靠性,要求信息传递低延迟,能在严酷的环境温度(-40-125℃)下工作;第三个特点是对资源和成本的敏感性,车内应用意味着有限的编码空间、有限的存储空间以及低成本要求。安全性是自动驾驶汽车首屈一指的要求,故而确保车载嵌入式系统实时性和高可靠性至关重要。车载嵌入式系统主要应用于车辆控制和驾乘信息娱乐服务,分别应用于动力总成、车身电子器件、多媒体以及集成系统/服务,不同类车载嵌入式系统集成车辆不同的功能,实现不同功能的调度执行。

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进程部分,曾刚教授谈到,自1970s以来,自动驾驶汽车技术90%的创新来自电子和软件,如点火系统、安全气囊(典型实时系统)和紧急刹车系统等。汽车电子与软件和硬件的相互依赖程度逐渐提高,地位逐渐上升,功能逐渐丰富,将成为未来汽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接着曾教授通过一段介绍日产IDS自动驾驶汽车原型车的视频,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了当代自动驾驶技术系统架构及其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包括车云协同感知(传感器+地图)、AI模块决策以及车辆动力学与座舱控制等系统。

演讲最后,曾教授谈到当前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与其他车辆、道路基础设施、行人和车内驾驶员的交互不仅提出了高精地图、高精定位、高环境感知度等的技术要求,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法律问题、道德伦理问题,如美国已提出车辆驾驶员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人工智能,那如何判定处理相关事故就成为一大难题。


曾刚.jpg

日本名古屋大学曾刚教授做主题报告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车辆学院王建强老师主持,吸引了70余名师生前来参加。在座的老师及同学们对自动驾驶技术及其产业化等内容很感兴趣,在互动环节提出了若干问题与曾刚教授交流,包括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中的合作模式及创新机会、自动驾驶的前景展望、从汽车本身和移动出行的角度看无人驾驶的发展、针对老年人开发的自动驾驶技术特点等。